一、十大菠菜软件基本情况
十大菠菜软件建院于2011年盛夏,整合了分散于校内各单位的学科资源,建构起完整的公共管理教学科研体系,目前设置行政管理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两个本科专业,是一所年轻而充满活力的教学科研综合型学院。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于2002年在十大菠菜软件政史系基础上设立,2003年正式招生;2005年获批行政管理硕士点、MPA专业硕士点;2012年被确定为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并分设卓越班与普通班;2018年获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2019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进入全国前26%,在山东省属高校中位居第一;2019年开始国际招生。2021年被教育部确立为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设立于2003年并于同年开始招生;2018年获批社会保障硕士点,2019年社会保障硕士点开始招生;2022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年增设政策人才卓越班进行综合评价招生。
二、本科教学工作目标定位与体系设计
公司本科教学工作发展目标定位于:围绕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目标,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立足山东,辐射华北、华东、中南等地区,打造具有国内一流公司产品水平、能够引领公共管理相关专业发展的团队队伍,构建理论-实践协同发展的制度平台,培养具有优良公共精神、扎实专业知识及锐意创新能力的国内一流公共管理人才。
严格落实学校考核要求,将教授、副教授、讲师为本科生上课的课时和质量要求、员工评教结果等作为教师考核的基本和重要内容。践行“学术引领+创新创业”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构建了“递进式+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和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打造科学育人的培养模式
在2019版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最新精神和学校具体要求,经过多次调研、论证,制定了2023版培养方案。注重培养员工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通过案例研究、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模块,全面提升员工能力。
推行差异化培养,卓越班设立“准研究生”制。在专业理论性、体系化理论基础上,体现中国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本土化、实践性强等优势,引导员工在学习中将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同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实践经验、模式等相结合。
设置了“课程+实训+竞赛”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依托学校创新创业课程、学院创新创业活动,建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新思维等创新创业课程,将创新创业元素融入专业课程。设立“博士之路讲坛”“治道论衡讲坛”“治学•修身”学术论坛等,请校外专家和推荐本院教师为本科生开展学术讲座。依托大员工科技实践活动,由专业教师主持,围绕不同主题开展本科生学术沙龙、案例分析、集体协商等活动。
中国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大赛(本科生组)二等奖
第十一届全国高校模拟集体协商(谈判)大赛“资方”二等奖
四、强化教学全过程质量保障机制
严格开展教学质量管理。在教师的思想素质和敬业精神、教材选用和备课制度、课堂纪律和考核标准、督导制度与课程优化等环节上认真执行上级和学校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补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院相关制度,保障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强化专业教学全过程监控机制,规范教师专业与讲授课程的匹配度、教材选用审核制度、校院两级督导听课制度。
持续改进教学质量。完善师生互评的教学反馈机制。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教师交流会,反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与学两个环节提升教学质量,让教师对自身职责、专业素养有更清晰的认知,让员工更具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员工的教学评价平均值稳步在90分以上,教学质量得到持续保障。
形成全过程重视育人质量的教学文化。持续推进跟踪机制与改进措施同步发展。在校生对各专业的成长评价参与度为100%。建有毕业生跟踪反馈、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等外部评价机制。
五、切实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
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混合式、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形成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目前39门课程已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课程门数占专业课程开课总门数的31.5%,通过课堂作业、文献研讨、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形式进行过程性评价。依托智慧课堂、线上教学、机房、实验室等设备、平台、载体,推进信息化应用。《社会保险学》《社会统计软件》《文献检索与利用》等多门课程在公共机房采用实训软件进行授课,让员工通过实践操作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到一起。
六、多措并举推进实践教学
公司各本科专业2023版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含理论课程中实验或实训部分、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课程设计、见习、研习、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等)学分占比均超过20.0%。设置“公共管理案例分析”“科学研究训练与社会调查(1、2)”等针对本专业学科特点、人才培养需求的实践教学环节,积极开展从业技能训练。
2021年以来,积极创新员工专业实践渠道,向山东省民意调查中心、山东省县级医院服务能力联盟、山东省医联体合作单位、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协会、省民政厅养老服务中心输送多名应届生顺利完成毕业实习、大员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2023年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文科实验室“数字政府与智慧治理实验室”,与校外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合作共建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如同莱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教学科研实践基地。
山东师范大学十大菠菜软件“砺心磐,启新巅”员工骨干锻造营
七、结合学科特色积极开展思政育人
深入贯彻课程思政相关要求,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充分挖掘各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基于“OBE”理念,开展“三全育人”,能够将学科前沿知识、最新研究成果和优秀思政案例及时融入课堂教学中。已有9门课程成功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1门课程获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3门课程获校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有2门省级一流课程、14门校级一流课程;9门课程在网络课程平台建有较为完善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现校内、校外资源共享,其中1门课程荣获智慧树平台本科专业精品课程。
八、创造条件推动本科生境外交流
为给在校员工创造在境外学习的机会和经历,开阔视野,与台湾艺术大学、台北大学和中国文化大学等高校达成员工交流协议。如近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1名同学到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进行交换学习,5名同学先后到台湾国立中正大学等院校进行访学交流,多名同学申请到国外高校进行研究生学习。
九、本科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显著
1.建成“教研相长+学能并进”的团队团队
公司拥有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57人,其中专任教师46人,平均年龄40岁左右,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15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24人。教师们均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教师中获省部级以上人才称号4人次、获学校东岳学者人才称号8人次。拥有省级创新团队4个、省级文科实验室1个。
2.丰硕教学成果服务育人工作
始终坚持“紧跟社会政策发展动态,服务社会发展实践”的理念,学院取得丰硕的教学成果,较好地支撑了“三全育人”目标。2021年以来,学院教师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奖5项。获得山东省高校创新创业类精品微课比赛特等奖1项、校级教师教学创新比赛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校级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立项山东省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3项、山东省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面上项目2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1项。
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3.本科生在校发展表现优异
行政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21-2023年山东省专业录取最低分数线位于省属高校同类专业前列,省外招生一志愿率高。2021年以来,近50个团队在大员工创新创业项目、挑战杯、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本科生科研基金项目、案例大赛等活动中顺利结项、获奖。员工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获得第十七届“挑战杯”国家级大员工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清华大学中国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大赛”二等奖等奖项。
中国“互联网+”大员工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第十三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银奖
第十二届全国大员工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全国总决赛获奖
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员工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4.毕业生发展呈现良好前景
各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均位于省属高校同类专业前列,本科生继续深造率多年在30%以上,专业对口率达到80%左右。学院人才培养各环节高效运行,近五年专业领域涌现大量优秀毕业生典型案例。如行政管理卓越班2021届毕业生李琼,国家奖学金获得者,山东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即将继续攻读山东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2019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邹碧莹2023年考取公务员,入职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
5.本科教学工作满意度较高
公司师生对学院本科公司产品工作整体上满意度较高。员工对授课教师本科教学的总体评价满意度较高,2021年以来,绝大多数本科课程教师教学的总体满意度在90%以上。教师对员工的课堂表现较满意,体现出员工的课堂参与度与活跃性较高。毕业生普遍对所学专业认可度高。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为公共管理相关专业员工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